这是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的一句话,很温暖的一句话,却来自一部不温情的电影。女主角易遥的青春里,大片大片的灰色,校园欺凌贯穿了整部影片。那么,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在校园内外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等行为。通常有以下形式:
1.肢体欺凌: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
2.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等进行恶搞。
以上两种都是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另外还有两种不易察觉的形式:
3.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给别人取侮辱性的绰号。
4.社交欺凌:拉帮结派、孤立同学使其身边没有朋友。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在校园中,言语欺凌的发生率最高,有将近一半(49.6%)的学生遭受过言语形式的校园暴力;其次为社交欺凌,有37.7%的学生遭遇过校园内社会交往上的欺凌;而有19.1%的学生在校园里遭受过身体上的暴力伤害。
校园欺凌有哪些危害呢?
1.对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法律惩戒,无法继续完成学业。
2.对受害者而言:带来身体的损伤甚至残疾,容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甚至是一生的心理阴影和伤害。
三、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勇敢地说“不”,学会正当防卫,维护自己的生命尊严。
2.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不要去激怒对方,想尽办法、找准时机向身边的人请求帮助。
3.遭遇校园欺凌后,要第一时间勇敢地向老师和家长报告。
4.注意文明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和社会关系复杂的人拉帮结派,不要随意和社会青年结交朋友。
5.不要跟随陌生人或有威胁的同学到阴暗的角落,保护自身人身和财产安全。
6.顺从对方的话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7.穿戴用品要低调,不攀比不招摇。
8.同学们之间要相互监督,发现有欺凌同学的行为,要主动报告老师,敢于伸张正义。
四、法律责任
校园欺凌,涉及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故意毁财等刑事犯罪。同学们都知晓一定的法律常识,要清楚地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关于故意伤害。《刑法》是这样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严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我们在座的同学,基本都已经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如果触犯了刑法,就要受到刑事责任追究。
换言之,即使打人不重,只要动手也会受到相应处罚,对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最短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报考军警类院校时,政治考核不过关,影响自己的大学录取。
2.关于寻衅滋事。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的,应予立案追诉:
(1)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3)在公共场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同学们,这个时代太匆匆,我们往往只顾自己,我们无力顾及别人,我们也不愿顾及别人,我们只想做自己,只专注于做自己。大多数人不会使用暴力手段,最多会在茶余饭后八卦两句,附和他人一下,或者保持沉默,心里想着“别人的故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很少有人会站出来,替受害者说句话,支持受害者。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矛盾,真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
我不能说一个人沉默是错误,但一群人沉默着实悲哀。一个人的沉默,是一个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一群人的沉默,有时会成为某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借用网络的一个热评:“愿校园暴力永远消失,愿语言暴力消失,就像电影《狩猎》,一句谎言就可以毁掉一个人,有时候比刀子锋利的是人与人的恶语相向,身上所受的伤害会随着时间痊愈,但是那些校园语言暴力却像针扎进你的心里,让你被笼罩在阴影下,伴随你的一生。人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成年之后拥有一把“枪”,但是在自己没有认清事实之前,请不要把枪口对准任何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举动将会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最后说一句,愿所有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